返回 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  三国之最风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3/3页]

  败走?将军英才伟略,明知进退,古之善战者,不过如是!”

  曹操诧异地看了看李象,心道:“说的好!”对李象刮目相看,问道,“君家乡何地?”

  李象答道:“象家并州。”

  李象的家乡在并州上郡,也正是兖州离并州太远,中间隔着冀州,故是他在看出冤句守不住以后,才没有起归乡之念,而是来投曹操。

  曹操叹道:“并州距此,数千里之遥,卿远去乡梓,为官济阴,碰上荀镇东侵我兖州,也是不易!为民难,为官亦难哉!”问李象,说道,“君随行部曲多少?”wwω.xЪiqíΚù.com

  “县兵五百人。”

  “他们愿意离开故乡,从我入东郡么?”

  “将军主兖的时日虽然尚不长,但将军的仁义恩德,我县百姓无人不知。这五百县兵,都自愿跟从将军去东郡。”

  曹操大喜,说道:“好!”当即下令,表李象为别部司马,任梁逵为队率,除掉那五百县兵,又拨了五百兵马给他,让他一并统带,对李象说道,“君初到我军,还没有立下功劳,我不好立刻就擢君以显任,且以别部司马屈之,待君有功之后,我必论功行赏,不吝擢拔!”

  别部司马可以自领一部,已是独立领兵的将佐了,这个军职不算低。

  李象欢喜接受。

  ……

  却说曹操撤兵以后,次日,对岸的荀贞斥候发现了曹营空虚,潜过河去,摸到营外,这才知道曹兵已撤,连忙赶回东岸,报与荀贞。

  荀贞接报,怅然若失,顿足於地,顾与戏志才、荀攸、张昭等人说道:“却使孟德逃脱!”

  戏志才对这个结局并不奇怪,他说道:“我军到时,曹东郡不在济水东岸筑营,而是出乘氏,去了西岸扎营,想来他当时就在想着找机会撤退逃走了!”

  荀贞想了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曹操要是想与徐州兵开战,他肯定就会背靠乘氏,在济水东岸屯驻,但他却选择了在西岸扎营,把乘氏孤零零地留在了对岸,那只能是他早在荀贞兵到之初,就起了避战回撤之意。

  荀贞笑道:“也罢,权容孟德逍遥几日,且等来日,我再听他为我鼓瑟堂上!”

  戏志才说道:“曹东郡已率部遁走,乘氏,孤城而已,现下城内必定人心慌乱,一鼓可下。敢请明公一边传令攻城,一边麾军渡河,进取定陶!定陶既得,济阴为明公有矣。”

  荀贞便就传令,叫乐进领兵攻城,叫许显等部搭建浮桥,率先渡河。

  曹操的亲信将校都被他带在了身边,乘氏守将本非曹操的嫡系,曹操留给他的守卒又多是没怎么经过操练的新兵,亦无战力。此时曹操已走,城内自是毫无斗志。

  乐进只把城池一围,还没开打,城中就降了。

  由荀攸主持,给那城内没有战力的新卒,各发放了路费,遣之归家;把那有些战力的兵卒,听其个人的意愿,想回家的,也给路费,任之回去,愿投徐州兵的,则留用之。

  搞定了这些事情,荀攸回到中军,部队还在过河,尚有小半未渡。

  荀攸对荀贞说道:“明公,攻兖以今,前后屡战,我军俘获甚多,投入我军的兖州降卒目前不少,已两三千人了。近日来,降卒营与其它的营,发生了好几次的冲突。我军将士,颇有瞧不起他们的,甚至负责暂时掌管降营的那些将校,亦轻视降卒。长此以往,或会生乱。

  “以攸愚见,不若把降卒整编一下,取其敢战士,组成一部,交由乐将军、潘校尉等统带。既为州里人,降卒应能心服;将来进攻东郡的时候,亦便於用他们为先锋。”

  荀贞帐下的诸将校里边,兖州人不多,是兖州人并且位在校尉以上的,只有潘璋、乐进两个,故此荀攸说“州里人”,意思说的就是潘璋、乐进与兖州降卒是同州的老乡。

  潘璋、乐进二人,且皆是东郡人,将来攻打东郡,他两个必是前锋的位置,故此荀攸又说“亦便於用他们为先锋”。

  荀贞从谏如流,说道:“公达此议甚佳。”

  他想了一想,说道,“之前吴资曾经遣了数千济阴郡兵给孟德,我军攻打昌邑一战,复败了他的骑督将杨章一部,伯符攻打冤句,又败其司马臧俊部,现而今,定陶城中定然空虚。攻打定陶,用不了那么多的兵马。事不宜迟,现在就可以教文谦留下部分军吏、部曲,对降卒进行改编。”想到就做,当即传令,命乐进着手此事。

  却是济阴已在囊中,不必等到定陶打下,荀贞就有余力,对降卒进行改编整顿了。

  乐进接到命令,选出了能干的得力军吏数十,给他们兵马千人,就在乘氏县外,召聚降卒,进行改编。改编不是一句话的事,还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得把降卒的姓名、年岁、体貌、籍贯等等,编写成册,一式两份。一份军中自留,一份由幕府保存。其次,视情况而看,要么是仍旧保持降卒本有的编制,要么把他们打乱,重新从伍、什组织,直到队、屯、曲。再次,底层的军吏原则上从徐州兵的老卒中选用,但如有特别骁悍的降卒,也可任用,这就与第二条相同,也需要负责此事的徐州军吏,甄别办理。

  最后,尽管各地州军、郡兵中使用的军法,基本区别不大,皆是汉家之法,但荀贞的部队,比与其它地区的部队,军法十分严明,亦需得给降卒“三令五申”,引起他们的重视。

  种种般般,颇耗费时间。

  荀贞不会在这里干等,遂将他们留下,等部队全部渡河之后,沿着济水向南,扑向济阴。

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