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个技术活儿  大明第一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个技术活儿[3/3页]

  这和后世的土地政策,也是相同的。

  “在一个村子之内,土地平均分配给所有人,在这些土地当中,定一个口粮田的线……比如说临淮镇,这里的土地亩产一石五到两石,一个人一年口粮五石,就需要分三亩口粮田……村子所有人,都首先均分三亩田。这是不用纳税的份额。在三亩田之外,余下来的土地,再进行平分,如果每个人还能得到两亩,余粮就是三到四石,根据每年的亩产,按照一成征税,如果余粮超过十石,就征收两成,十石以上,按照三成征税!”

  “如果村子里有些地主大户,他们确实没有为非作歹,土地来源也算清白,那就需要在保证全村都分到口粮田之后,按照四成五征收田赋!”

  张希孟给朱重八解释他的方略,老朱耐心听着,当他讲到这里,老朱似乎有所领悟。

  “先生,如果大户还保留许多土地,他们就必须按照四成五来缴纳田赋。可若是他们把田交出来,岂不是能少了许多田赋?”

  张希孟一笑,“主公圣明,我们首先要保证普通的农户可以生存,其次对那些一般的富户要压制,却也要给一条活路,然后才能集中力量,消灭那些罪大恶极的豪强,给元廷当走狗的鹰犬奴才!”

  朱重八盯着方略,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突然长长出了口气,眼睛之中,多了自信的光彩。

  张希孟的这套方略算是复杂吗?

  其实也不算复杂,元代的田赋也要区分官田,民田,按照土地的等级,还要分成上田、中田、下田。又因为有权贵寺庙,豪强富户,种种减免逃税,把税制弄得混乱无比,往往吃亏的都是可怜巴巴的佃农。

  这一点朱重八最清楚了,他们家从太爷爷开始,就租田度日,结果被沉重负担逼得到处跑,最初在沛县,随后迁居句容,后来又迁居泗州。到了朱重八父亲这一辈,才住在凤阳,结果一场灾下来,再也跑不动了,只能家破人亡。

  张希孟这套授田方略,最亮眼的地方,一个是口粮田的设计,给所有百姓托了一个底儿,不会有流民了。

  其次田越多,余粮越多,缴纳的田赋就越高,这样一来,就抑制了兼并的冲动,阻止了富户欺压穷苦百姓。

  “恩公,若是能按照此法,先让临淮的百姓分到田,安居乐业。岂不是吃上了朱家的米,用上了朱家的钱?”

  朱重八浑身一震,如梦方醒。他抓起方略,死死捏在手里,迈步就往外面走……来的时候,朱重八心虚惶恐,出去的时候,信心充沛。wwω.xЪiqíΚù.com

  “张先生,你跟咱过来,给他们好好讲讲!”朱重八的声音浑厚洪亮。

  张希孟连忙答应,说起来这就要面对淮西勋贵了,还挺紧张的。

第三十二章 分田是个技术活儿[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