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  大明第一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1/3页]

  岁末年终,至正十五年,就要结束了。

  在朱元璋的治下,曾经有人提议,选用韩宋的龙凤纪年,以示和元廷彻底决裂。

  只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朱元璋麾下三大谋臣的集体反对。

  贾鲁,朱升,张希孟,全都摇头……用龙凤纪年,是摆脱了元廷,但是跟大宋却搅在了一起。

  别忘了统一思想的大会上讨论了什么……朱家军不光要推翻大元,还要纠正赵宋以来的弊政,连正儿八经的大宋,这边都不买账,更何况是一个草台班子!

  只不过老朱这边也有个麻烦,就是他迟迟没有称王,也没有确定国号年号,该怎么行文,就成了一个问题。

  最后还是张希孟提出了建议,没有必要否认大元。反正我们原本都是大元臣民,只因为元廷无道,民不聊生,才揭竿而起。

  在成功之前,沿用元廷的纪年,待到时机成熟,再立新朝不迟。

  因此在朱家军这边,还是沿用大元的年号,至正十五年……这绝对是个载入史册的重要年份。

  在这一年的年初,脱脱被元廷罢免,几十万大军,瓦解冰消,从此元廷进入了等死模式。

  年中的之时,朱元璋渡过长江,占领金陵,拥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年尾的时候,经过了整合之后的朱家军,以最强的姿态,开始经略江表浙右。

  年初元衰,年末朱兴!

  一起一落,果然是一个大世!

  朱元璋骑在马背上,扫视着两边的田地,心驰神往,这一片正是秦淮河畔的上好田地,一望无际,土肥水美。

  “倘有三亩水浇地,不做提强杀官人……咱走到了今天,都是元廷逼得!”老朱一扭头,对张希孟道:“元以兼并压榨亡国,咱以分田富民兴邦……先生,溧水州的分田,做得怎么样了?”

  张希孟笑道:“溧水土地不少,按人头分配,每个成年人能分到二十五亩左右,至于口粮田一项,比起滁州等地要少了一些。不在按照人头分配,而是按照家庭,每家给十亩田!”

  “等等!”

  老朱打断了张希孟,“先生,这么一来,人多的家和人少的家,都分一样的口粮田,似乎不太公平吧?万一有人故意分家,就为了多得一点口粮田呢?”

  张希孟微微一笑,“主公,分家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啊!”

  “哦!”老朱声音提高,似有疑问,不过他很快明白过来,忍不住笑道:“先生真是好算计!这一手漂亮!”

  渡江之后,张希孟就发现江南地方,宗族势力相当强大……有许多村子,基本上就是一个姓氏,每个人都沾亲带故。

  正因为如此,一些族老才有恐怖的号召力。

  比如孙炎就曾经找一帮老农,帮他压制韩三。

  事后张希孟把这帮老农都给迁走了,但是对于整个大局来说,无足轻重,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所以张希孟就在分田上面动起了脑筋儿。

  江南的土地肯定没有淮西充沛,人均拿不到那么多。所以他就在口粮田上下手。

  按户分配,一个三口之家是十亩田,一个五口之家也是十亩田,哪怕是二十口人,也是一样的!

  毫无疑问,这就是逼着分家!

  把大家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生存的小家,对于整个宗法体系来说,也是釜底抽薪的一个狠招。

  分家就意味着经济自主,自己负责生存……不知道后世的大学生还记得吗?从什么时候,你有了和父母讨价还价的资格?

  是不是有了工作,拿到了收入的时候?

第一百九十章 讲好朱家军的故事[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