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二百零六章 分工区别[2/3页]
海默症的一个重要诊断标准,就是得先排除其他中枢神经病变和非中枢神经病变性的痴呆才行……这些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如果把这个病人交给张智甫自己来处理,他肯定会首先把自己手下的几个医生分成三组,马永芳去判断病人是不是因为内分泌方面的问题而出现精神症状,陈学荣去检查患者的心脏和呼吸系统以及大脑供血情况。作为外科医生,陈天养和王国南负责根据张智甫的诊断变化,负责带病人完善相关检查——或者说打打下手。
这么分组之后,就算不能马上明确诊断,至少也能以很快的速度排除掉一堆可能性,帮助医生们缩小怀疑范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张智甫教授的诊断是排除法。而且是非常有效率的,已经形成了体系的排除法。
而孙立恩不太一样……在状态栏的帮助下,最有用的诊断方法其实还是反推。状态栏每次提示的内容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关键推理点。但限于“状态栏”的隐私性,孙立恩并不能直接把它的提示拿出来和自己的团队甚至其他医生分享。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先自己去完善相关检查,然后再把这些检查中的结果穿在一起,去寻找一个能够解释所有问题的答案。wwω.xЪiqíΚù.com
这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无法假手他人的工作。
但孙立恩仍然是能够从自己的团队中获得帮助的,只不过这些帮助需要一点点的准备。
·
·
·
“目前来看,这个病人很明显并不是一个精神疾病的问题。他的疾病是器质性的。”早上八点,孙立恩召开了诊断组的晨会。顶着两个黑眼圈,孙立恩向自己的组员们报告了自己的发现和判断。“现在的问题是,导致了这种器质性病变的究竟是什么疾病。”
袁平安看着孙立恩拿出来的一堆报告,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孙医生,这病人是你的……熟人?”
“额……?”孙立恩呆了几秒钟,确定了袁平安的问题后才苦笑道,“不是啊,我没见过这人。”
第二百零六章 分工区别[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