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40章 舟山、运河、漕船、乌鸦、归家[3/3页]
整齐的稻田,一片嫩绿。
李光和弟兄们站在甲板舰楼上,对着岸上田地里,相熟的乡亲使劲挥手打招呼,迎来阵阵的欢呼声。
“二光弟,侬食过没?阿拉家爷可回来没?”
离家几年一直在蓟镇守边的李光和十一个弟兄,哽咽的都说不出话来。
朝思暮想的家乡就在眼前,众人的泪水早就模糊了双眼,只能一个劲的挥手。
大船缓缓停靠在倍磊的陈家码头上,交代完三个水手家庭留守,李光就火急火燎的和兄弟们,背着大大小小的包裹上了岸。
就像一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池塘,这十二个出乎意料回乡的士兵,激起了阵阵涟漪。
先回家给激动难抑的爷娘磕头报平安,家人看着他们背着的大包裹,心头都明白,赶紧挥挥手让他们先去办正事。
时间不长,就有一些相熟的人家传来嚎哭声,门头挂上麻布,贴上白纸,刺目的“奠”字,预示着这一家人的不幸。
邻居们也只能一声长叹,从家里挤出些奠仪亲自送过去,表达哀思和藉慰。
这种事情见得太多了,义乌人早就习以为常,刀剑无眼,上了阵就是把命押上,越怕死死的越快。
李光和弟兄们,打心底不愿去做通知噩耗的“乌鸦”,但是这是必须要做的。
都是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牺牲了,给他家人送去其积存的军饷,朝廷抚恤啥的还早呢。
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多的银钱也能让困难家庭,撑过最难熬的时光,这千里迢迢的可是大功德。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卫国戎边、战死疆场的士兵背后,都有一个悲痛欲绝的家庭。
一番忙碌后,清空包裹的李光,才真正安安稳稳回到家。
自己的爷娘,李宏的爷娘,也就是自己的大伯婶娘,几个年幼的弟妹们,满满的坐了一大桌。
男人们喝着黄酒,听着二光讲述在李朝的残酷血战,和后来匪夷所思的奇遇。
惊叹声、欢笑声、感叹声连连!
不知不觉中,一坛陈年女儿红把众人喝的酩酊大醉。
第140章 舟山、运河、漕船、乌鸦、归家[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