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67章 蓟镇“兵变”的前因后果(资料多,不喜可略)[3/3页]
但东征援朝战争有所不同,算下来一名普通的士兵年薪达43两余,比通行标准高出一倍还多,而将官更是加倍支发廪给。
宋应昌在职之际,一直都是按此标准执行,比如先撤军的北军,都舒舒坦坦拿着双倍粮饷回家,包括咱们鹏哥儿和手下。
南军之前也都一直拿的双粮、双饷,宋应昌被解职后,新上任的顾养谦也没说不认,也没说认,反而借口节省运力,回来再说。
好吧!回来了,还是只按照18两募兵年饷给补发的钱,其他的就都一退六二五,谁答应的找谁去。
这尼玛不是耍人吗?一年折合25两的银子,对有钱人来说也就是一顿饭钱,但对于这些靠着军饷为生的南兵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相当于现在,辛辛苦苦忙了一年,现任总经理少给你两万五的工资,注意!是工资!不是浮动的奖金,你找他说理,他让你找前任去,嘛包种,讨炼来中!)
戚家军只是外界美誉、和义乌兵自诩的称呼,在军册上是防海南兵。
石门寨位于山海关西北,隶属蓟镇三协之东路,所设游击军官驻建昌营。
为了要回自己应得的粮饷,南兵已经集中讨饷过几次,扰的王保极不耐烦。xbiqiku.com
他感觉也很委屈,才刚接手蓟镇,这些乱七八糟的弯弯绕关他屁事,这些南兵太不识抬举。
火上浇油的关键人物出场了,通州籍御史马经纶“风闻奏事”:
“南兵屡噪乃蓟镇痼疾,然向来鼓噪止协众要恩,今则渐成逆乱,若复过为姑息,不行尽数驱逐,贻患必深”。
一句话定性,文人笔如刀,接着提了五大建议,其中有革其游击、中军、把总等官,以北军军官充任。
等于把三千七百多(后补充了七百多人)的南军中,所有中高级军官全部撤换,只剩下小兵还不随意拿捏。
无数屠刀磨的霍霍有声,三千戚家军懵懵懂懂,尚在愤愤不平,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已经命悬一线,岌岌可危。
第267章 蓟镇“兵变”的前因后果(资料多,不喜可略)[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