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43章 往事难追,著书立说[1/3页]
壬辰倭乱之时,宋应昌面临的最坑爹的现实,是李朝已经事实上不存在了。
三都尽丧、八道不存,就剩个废物李昖只会抱大腿哀嚎。
在那样糟糕的情况下,想完成前线的补给,难度大到难以想象。
对比丁酉之乱时,杨镐那个工作真的轻松太多,他才有空抽出身来跑到前线瞎几把折腾。wwω.xЪiqíΚù.com
宋应昌当时能保证勉强前线不饿肚子,或是少饿一天肚子,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这样综合性的人才,鹏哥儿才不会放过,未来的朝堂之上,也必然有宋应昌的一席之地。
席上还聊到了李如松的事情,宋应昌对这个老冤家也是又爱又恨,现在听说李如松险些命丧边墙,还少了一条小腿,也是扼腕叹惜。
“这李大帅啊!就是莽撞,当年……唉,不提也罢!”
宋应昌交代鹏哥儿回辽东时,帮他带封慰问信和一些礼物过去,也算是和他江湖一笑泯恩仇。
鹏哥儿之所以这么重视南方,因为相对于北方的保守,南方相对而言更加的开放。
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要比北方更加来的快一些。
而且未来的小冰河时期,也只有南方气候更加适合耕种,北方失去南方的粮食补充根本撑不过去。
那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什么番薯玉米土豆都不好使,只有往南,也唯有往南。
明末的南方,资本已经萌芽,大型工坊比比皆是,千百年来习惯从土地要财富的乡绅,通过初级手工业化获得丰厚利润。
这种新式的财富获得方式,在孔孟之道上根本找不到理论支持。
自古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让这些初级资本家们,迫切的需要更体面的社会地位。
但是在大明,底层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文化人手中,所以,鹏哥儿走了一条用商支持学的路。
而学,自然是“心学”,这种诞生于孔孟,却最有可能颠覆理学根基的学派。
它的出现,是在被程朱理学压制了几
第443章 往事难追,著书立说[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