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8章  大唐李靖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128章[2/3页]

  他背弃盟约。

  不一会儿,唐军主力相继赶到,军队阵容盛大,颉利可汗见执失思力去而未返,而李世民已挺身而出,非常恐慌,于是请求议和。

  李世民考虑到自己刚刚登上帝位,政权尚未稳固,决定采取“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策略,同意议和请求。www.xbiqiku.com

  八月三十日,唐太宗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便桥会盟,宰马歃血,并馈赠给他大量金帛,史称渭水之盟。颉利可汗于是引兵退走。

  唐太宗诏令殿中监豆卢宽、将军赵绰护送突厥出境。

  颉利可汗投桃报李,决定献马三千匹、羊万头,唐太宗没有接受,只让他们将所掠的中原人都放回来。

  虽然李靖没有直接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他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娴熟的为人处世技巧,仍然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信任,唐太宗于是下诏调李靖回长安,先是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不久转任兵部尚书。

  李靖从此成为大唐重臣。

  贞观元年(627年),原臣服突厥的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落均起而叛突厥,颉利可汗派突利可汗前去讨伐,遭遇失败。突利可汗只带领少数随从逃回。

  颉利可汗一听突利可汗损兵折将,无功而返,于是大怒,命令将他监禁起来。

  突利可汗心里感动委屈,对颉利可汗非常怨恨。

  这一年,天降大雪,突厥的羊马被冻死很多,人也没有吃的,可谓是内外交困。

  颉利可汗害怕唐军乘危来攻,于是领兵入朔州,扬言是会猎。

  有大臣对唐太宗建议说,既然突厥违背盟约,犯我边境,我大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他们。

  唐太宗说:“匹夫都不可以不讲信用,何况一个国家?我既与他们有盟约,怎么可以乘人之危呢?一定要他对我无礼后才可讨伐他。”

  贞观二年(628年),突利可汗派遣使者到长安,向唐朝陈述遭到颉利可汗的攻击,请求援助。

  唐太宗召集大臣商议时说:“我与颉利可汗有盟约,又与突利可汗结拜为兄弟,兄弟有难不可不救,怎么办?”

  吏部尚书杜如晦说:“夷狄不讲信义。我虽守约,但他们常背盟。今他内乱而击之,是他自讨灭

第128章[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