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734章 流年,时光未央(完结)[1/3页]
上元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这一天,也是古人的情人节。
由于上元节是元日之后,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满月之夜,因而别具意义。
贺兰娆娆作了初一,狄家窈娘便作了十五,狄阁老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到了他这岁数,对于自己,已经无所求了。
所希望的,只是儿孙们能幸福。
而儿孙们中的男丁,狄阁老一直秉承着功业自己挣、本领自己学的理念,不愿意利用自己的影响为他们铺路。
可女子则不同了,尤其是他的掌上明珠窈儿。
上元佳节,窈娘入宫。为今年的上元又平添了几分喜庆。
咱们这位淑妃娘娘其实年纪不是太小了,可是看着实在不大,因此唐治也是格外地怜惜,和风细雨一般的洞房花烛之夜。
饶是如此,狄窈娘也有些吃不消他。
要不是顾着大家闺秀的体面,第二天真要扶墙而行了。
……
今年对朝廷来说,改国号、建元、立后、纳妃,全都顺利完成了。
出了正月,五弦、七思两位婕妤又给皇帝新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
许元睿也正式认祖归宗了,改名唐睿。
从名字上,大家便知道,他大概率是与太子之位无缘的。
不然的话,他原本叫许元睿,改名唐元又如何?
但元,就是始,是一,这会给人一种很丰富的联想。
显然,皇帝陛下是不想让人产生这种联想的。
许诺对此当然不在意,她知道,就算自己有江南士族背景,除非正宫皇后没有子嗣,否则她的儿子机会也不大。
其实,他们都误会唐治了。
唐治压根儿没想那么多,他只是单纯的……觉得“睿”更有逼格。
将来谁做太子,唐治还真不想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立长立嫡。
自古以来,之所以立长立嫡,全然是历史朝代权衡利弊后,做出的最好选择。
不然的的话,哪个皇子都有机会,已经立为太子的也随时可能下台,大臣和外戚就会各有拥护,兄弟手足之间就会勾心斗角,对社稷的伤害太大了。
与其如此,哪怕嫡长蠢笨一些,那也还是得立嫡长,让所有人没得争,断了念想,那么,一任庸碌的皇帝造成的危害,也小过皇子与大臣、外戚们整天的内耗。
但,唐治是过来人,他有办法啊。
雍正的“秘密建储”制度拿来用就行了。
皇储?早就立了。
是谁?不告诉你。
大臣们谁还敢提前抱大腿?抱错了莫如不抱,专心国事算了。
皇子们也没得争了,储位早就定了,但是是谁,不清楚。也许就是你呢,你上窜下跳的,想把到手的皇位弄丢了?又或者,你和三哥斗一个两败俱伤,最后却冒出个十八弟来做皇帝?
到时候,他也弄一份秘诏,放在万象神宫高高的匾额后边,大内高手日夜看守。
立储文书一式两份,一份放在“建储匣”里,藏于万象匾额之后。一份皇帝随身携带。
皇帝大行之后,由顾命大臣将两位秘诏取出,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继承人。
不过,他春秋正盛,这事儿不急。
再说,娃娃们还小呢,只认得他娘的奶,这个时候能看出谁将来有出息啊?
但这制度,他是打算从他开始,建立起来的。
这才是为长远打算。
如今,唐治已经有了两子两女。
唐睿、唐甜、唐谆、唐欣,两位小皇子,两位小公主。
而小谢和孟姜,肚子也在一天天变大。
孟姜虽比小谢晚中招了些天,奈何人家数量取胜啊,所以这肚子可不比小谢的小。
与此同时,凝清和如露也已有了喜,皇家人丁兴旺。
于是,立储之外,这些皇子们的未来,唐治又开始思考上了。
他会算账,是不会干出老朱那种爱护子子孙孙所以定出来的办法的。
哪怕是亲王,爵位也是逐辈递减的,直到变成平民。
他可不想皇子皇孙遍天下,全都当米虫。
这个时候的科考,是每年举行一次的。
每年都是在秋季举行。
因为三月举行,很多远地方的士子,还没过年,或者刚过年,可能就要从家里出发了。wwω.xЪiqíΚù.com
你总不能大过年的都不让人家一家团聚吧?
但是,开恩科时间就不固定了,你要是实在不想错过家人聚会,今年本来也还有一次科考的。
那介,叫“正科”,这种因为特大喜事,皇帝特旨增加的,叫“恩科”,皇恩浩荡!
因此,许多进京赶考的士子,一来就没打算考完就回去。
那些道儿远的,如果没考上就回,刚到家就得又赶回来准备秋闱了。
所以,三月份的恩科之后,没有考中的士子们,很多都留在了京城苦读,打算秋闱再战。
有鉴于此,唐治让户部筹措了一笔钱粮,给他们其中家境困难的,发放些钱粮。
这是德政,顿时让新皇帝大大地收获了天下士子的人心。
以唐治一贯喜欢搞大动作、折腾人的脾气,天下人都以为唐治称帝之后,会大刀阔斧、各种变革,而这也正是楼士德、狄阁老等人所担心的。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治理国家上,唐治深知若操之过急,就算是好心,也能办成坏事儿。
因此,唐治一改风格,变得极其稳重起来。
商税农税方面的改变,已经有了陇右做实验田,他是迅速推行了新制的。
农业方面,他鼓励革新,但并没有大动作。
那是关乎大家能否填饱肚子的事儿,必须慎之又慎,谁敢乱来?
不过,唐治一直在坚持科举的完善与改进。
从内容到程序,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巩固。
工科、术科、农科等纳入了科举入仕,那么将来,就会有很多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成为官员。
这些学科受到重识,自然也就会有越来越多这方面的人才涌现。
到那时候,唐治能想到的那点简单的玩意儿,和他没想到的或者不懂的东西,自然会有这些专学之人去改变。
所有这些方面,都离不开科考对世人的影响。
最初发明科举的帝王,本意只是为了和士族争夺对天下的控制权。
解决士从哪里来,士由谁决定的问题。
到了唐治这里,他霸道地添加了许多学科成为正科,将能改变的,将是天下的未来。
而且,他凭着个人意志建立一些新政,很可能在他生命终结之后,人亡政消。
但是,以科考的内容为引导,改变整个天下,那对未来的改变,才是不可逆的。
所以,前五年,唐治将国家大政,交由几位宰相们处理,他自己主抓的就是科考。
五年六科,培养了大批天子门生。
第六年,就是工、术、律、农等学科加入正科的第一次科考了。
这六年来,执着于旧学的,已经拼命考了六次,还不中的,大部分也都灰心丧气了。
第734章 流年,时光未央(完结)[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