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1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大明无敌暴君:开局抄了满朝文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431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1/3页]

  见此情景,武将和兵士们都觉得肃穆不已,就好比基督徒来到教堂一般。

  虽然这里没有皇宫的富丽堂皇,但却也能让大家感受到这座忠烈祠处处透露着威严!

  毕竟是供奉着去年战死的大明英烈忠魂,所以无人不敢有丝毫的不恭不敬。

  文官和武夫的想法截然相反。

  对于他们来说,这什么狗屁的忠烈祠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就是劳民伤财、与民争利之举,就该直接拆掉。xъΙQǐkU.com

  文关门回身一看,当即又是满脸的鄙视,看看那些粗鄙武夫一个个激动地样子。

  不就是几个破铜像牌位摆在这里,至于这个反应吗?

  忠烈祠入祀者均设置牌位,其牌位之式样及尺度皆有定规。

  经过工部官员反复核定与商议以后报知朱由检御览,最后决定入祀牌位一律蓝底金字,边花纹,上加牌额,下设牌座。

  牌位中让书法小成之人以小篆书写入祀者姓名,有官衔者具官衔,左边则书写年龄出生地与籍贯所在,右边述明殉难事由。

  按照工部成规,忠烈祠牌位一律是长度一尺四寸,宽度六寸,两边各宽四寸,牌位所摆置的场所也因阶级而异。

  有上层、中层、下层、两侧和正中间之分。

  普通兵士统一安置在一个区域内,正常战斗阵亡安置在一个区域内,基层军官安置在一个区域内。

  有特殊功绩者,则被挑选出另外摆放在小殿。

  除此之外,又有专门的辟室用以陈列阵亡将士遗留下来的衣甲、兵械等物品,予后人瞻仰。

  牌位依照拥有者生前的官位、阶级有所划分,也有一人一个或多数人共用一个牌位的情况。

  阵亡兵士的牌位被纳入忠烈祠时,一般都有专门的衙门有司则举行墨有成规的“入祀”仪式。

  为防有所疏漏。

  工部尚书冯铨,曾经在奏疏中建议增设一个只有五人办公的小衙门,用于处理百姓报知的未曾入祠的英烈。

  闻言,

第431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