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六百六十五章 活死人墓[1/3页]
“此事,理应如此!”
朱正郑重的点点头,想了想,对着郭攸之说道:“这样吧,由户部牵头,凡我朝境内,各州官府每日按时给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粮二十斤,盐二斤、茶半斤;八十岁以上老人,在此基础上再加五十文铜钱,另外再加一匹布,见官不跪,免刑罚,并且,对其子弟也要进行褒奖!”
施恩要恰到好处,朱正自然也是知道的,实际上,历朝历代都给予老人的子女一些优惠,比如免除徭役诸如此类的,要说直接给钱的,虽然有,但也不多。
不过现在的大明和往日不一样了,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无论是钢铁厂还是蒸汽机,都给大明带来了无数的财富。
如今的朝廷那是财大气粗,给钱给粮给布匹那是完全供得起的,有了朝廷的这些补贴,别说是养老不成问题,就是那些老人的子女也都减轻了不少压力,跟着占了光。
这是和平时期,又是富裕的时候,朱正自然想让老人们活得更加舒心些。
虽说长寿老人是祥瑞,但实际上,在许多人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贫苦人家的老人是求生不能求死亦不能。
因为生活的贫困,对于那些没有了劳动力价值的老人,很多子女便有了想摆脱累赘的念头,否则,这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瓦罐坟,又怎么会有所谓的寄死窑。
想到这里,朱正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在野史杂志里看到的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风俗。
比如,一些地势偏僻的州郡,不与外界流通,也没有礼法教育,他们奉行着自己的风俗,那就是老人活到六十岁,就要丢到山上自生自灭,或者通过瓦罐坟的方式将老人活埋。
原因仅仅是老人没有能力干活了,不能为家庭提供生产力,反而要消耗家里的粮食物资。而过去生产力低下,难以承担这样的负担,就衍生出了瓦罐坟这样的陋习。HTtρs://Μ.xЪīqiκυ.com
在明清时期,有一些地方志有记载,这种坟用大石板作材料砌成
第六百六十五章 活死人墓[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