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635章 赴宴(五)[1/3页]
“哦~,原来是武州马家的老四呀,本王以前只听过你的大名,今天总算见到活人了。”
赵偲语气中带着嘲讽,他可能是大宋高层中最佛系、也最讨厌打仗的人了。哪怕太祖、太宗、神宗都曾遗命后人务必夺回幽云十六州,但赵偲却对此毫无兴趣。
[武州:幽云十六州之一,今张家口。]HTtρs://Μ.xЪīqiκυ.com
这并不是说赵偲根本不爱大宋,或者说他是朝中的绥靖派,他只是单纯的不希望国家打仗,产生这种想法与他的多年的镇守经历有关。
自哲宗当政后,大宋与辽国之间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和平周期,这期间两国之间虽然小摩擦不断,但是没有大规模的国战发生,因而大宋腾出手脚来,多次向西夏和河湟地区用兵。
赵偲因与哲宗、徽宗同辈,又是神宗诸子中年级最小的一个,所以十六岁时就被派去利州路兴元府镇守。
此时大宋刚刚吞并了吐蕃的河湟地区东部不久,分别置于利州路和成都府路管辖。
因地区初定,常有叛乱发生,而且吐蕃人每年都会派兵来袭想要夺回以上地区,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背井离乡,在这种担惊受怕中成长起来殊为不易。
后来赵偲行冠礼(满二十岁)后,宋徽宗又把秦凤路的镇守重任也交给了赵偲,这样赵偲不得不同时面对吐蕃和西夏两个方向的重压,可谓心力憔悴。
大宋的王爷守边路,丢失国土就是死罪!
十几年间,赵偲辖区发生过大小战斗近两百次,他亲莅前线也有十几次,所以他了解战争的残酷。
在赵偲心中,朝廷每一次主动出击都是去时天威煌煌,回时凄凄惨惨,很少有占便宜的时候,这让边路百姓陷入巨大的苦难之中。
赵偲不明白,难道皇上和朝中忠臣不知道这些战争是毫无意义的吗?如果换他做皇帝,他宁愿用财富和谈判手段换取大宋与周边国家的和平,也不愿意大宋轻起刀兵。
但赵偲不是这个国家的决策者,他没有资格决定大宋的外交走向,所以只能选择逃避。赖在汴梁不肯就牧,除了避嫌,不想亲历战争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赵偲不
第635章 赴宴(五)[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