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77 章 第 277 章  穿到明朝考科举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277 章 第 277 章[3/3页]

  书都是那位崔大人出的!”题是他出的,书也是他出的,这东宫里竟没有跟崔燮不沾边的东西了!

  刘瑾眼中闪过一道异色,微微弓身,在太子耳衅进言:“殿下若不想看崔侍讲的东西,做些旁的散散心,奴婢倒有个主意——方才两位国舅说,锦衣卫谢同知曾领着他们假装办案,小爷也可以假装是个锦衣卫之类,奴婢陪小爷扮随从、或扮罪人,叫小爷试个新鲜?”

  太子瞥了他一眼:“罢了,孤还想多留你几年,别再叫国舅抓着吧。再说,锦衣卫有什么可扮的,顶多就跟两位舅父似的,抓几个做错事的太监罢了。孤要扮,也得是挥军百万,南灭倭国、北平鞑靼的大将军……”m.xbīQikμ.com

  刘瑾感激涕零地低下头,谢过太子对他的关爱,退出去给太子取新茶。踏出殿门后,他像不适应外面明丽的阳光般眯了眯眼,朝着大明门方向看了一眼。

  他倒要谢谢两位国舅替他拔去了那么多争宠的人,谢谢崔侍讲编书编试卷,叫太子的心思倒向他。

  若有一天太子践祚,他刘...瑾大权在握了,那位素有清誉令名的崔大人要来投奔他,他肯定也会倾心结纳,礼贤下士,做一位值得投效的主君。

  清宁宫内外,主仆二人都想着崔燮,却不知他们很快就不用光想着,而是要真正地见着这个人了。

  三月廿二,状元伦文叙领进士三百人到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

  四月初,工部着人刻了题有本榜三百进士的石碑立于国子监。

  至此,弘治十二年这一科抡才大典就算平平顺顺地结束了。从知贡举官、考试官、同考官、监场官、提调官……皆以论功行赏,各有升迁或赏赐。副主考官、翰林院学士程敏政以擢才之功被刘、李、谢三位阁老援引入阁。

  程学士入阁后,第一件事倒是先推举了李东阳的弟子,弘治十年刚刚回朝的翰林侍讲崔燮为从五品侍讲学士。

  内阁批蓝、天子批朱,一路毫无阻滞地照准了他的奏章。天子另有特旨命崔燮兼东宫讲读官,教导太子朱厚照读书。

  消息传出来,翰林院上下一片冷漠,待得久些的人都有种“果然如此”“终于来了”的感觉。倒是科道言官们算计着崔燮在侍讲位子上待的时间还短,不够三年考满,又没有大的功绩,这回算是越级升迁,抓紧机会弹劾了他一本。

  崔燮便得上疏辞谢,等天子“不准”。

  这都是依例弹劾、依例辞谢的,要不是崔燮年纪太轻,还应该依例告老一回。

  他趁机请了一天假在家里写辞让疏,却不料奏章还没磨蹭完,他家大门竟叫人“咚咚咚”地砸开。一乘小轿飞奔进院,轿身还没停稳,就从上面跳下来个白白胖胖、养尊处优的太监。

  高太监不顾自己年纪大了,身材不及年轻时矫健,硬是踩着三寸厚的靴底飞奔到崔燮面前,气都顾不上喘匀便急急地说:“崔大人,快随咱家进宫!大胜!咱们这两年都罕有的大胜!”

  他上来拉住崔燮便往轿子里走,满面红光地说:“今年初鞑虏犯甘州境,陕西行都司都指挥李清、朱瑄等人用你和谢同知试制的水泥筑城应敌,这一战斩首、俘获虏寇三百余人,获马匹九十匹!皇爷有旨,召你跟谢镇、谢同知入宫陛见!”

  ();

第 277 章 第 277 章[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