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00 章 改立皇储  定风波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 100 章 改立皇储[2/3页]

  朝议之上内臣将宫外洛阳百姓所呈上书呈于明堂。

  “荒唐!”文昌右相岑长倩起身斥责道,“春宫已有皇嗣,此时再奏这等事宜置皇嗣地位于何?陛下,上书者居心叵测,臣恳请彻查与责罚闹事者。”

  “皇嗣虽在东宫,然储君尚未确定,格相以为呢?”女皇问道地官尚书格辅元。

  格辅元起身奏道:“陛下,臣附议右相,皇嗣已在东宫,小小百姓竟敢干涉国是,若非有所图谋,又意欲何为?臣请陛下责令斥退。”

  “臣等附议。”

  见几位宰相同时反对,女皇便没有再追问下去,“储贰乃国本,朕需要仔细斟酌,今日朝议且罢。”

  皇帝起身,跪坐的文武百官遂接连起身,“陛下,那王庆之...”

  “朕乏了。”内臣搀扶着女皇起身,小心翼翼的将人扶下御座,“大家小心。”

  掌礼仪的官员见皇帝离去,便高喊道:“撤仗!”文武百官只好卷班退出明堂各自归家或是回到有司办公。

  女皇乘坐在玉撵之上撑着脑袋想了许久,“延福。”

  “小人在。”

  “去将王庆之召进宫来,朕要见他。”

  “喏。”

  武成殿

  自明堂下,皇帝没有召见宰相商议政事而是传召了今日带头上书立储的洛阳人。

  “小民王庆之见过圣人,天佑大周,光照万年,永保社稷,国祚绵长。”

  女皇安坐在平日批阅奏疏的案桌上,“你倒是口齿伶俐,你可知皇嗣乃我所出,汝上书改立,何为?”

  王庆之回道:“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今谁有天下,而以李氏为嗣?”

  “她是朕之子,已赐姓武氏,遂为武氏族人。”

  “宗法之制,古来只有子随父者,皇嗣虽为圣人子,然流李氏血脉,若为储,将来必覆大周而毁武氏宗庙,降帝为外戚又或视为乱党,使之盛世昙花一现。”

  “皇嗣仁孝,必不会出现汝所说之事。”女皇皱起眉头。

  “皇嗣固然仁孝,可将来之君呢?”王庆之再言。

  不依不饶的态度让女皇颇为不悦,“储贰乃国本,不可轻易动之,念汝无知且初犯,出宫去吧,将人群遣散了...”

  “陛下!”王庆之俯首磕头道,“陛下开创大周朝,建万世之功,成为这天下的人主,名垂千古,小民与洛阳百姓无不瞻仰敬佩,小民相信,将来大周朝的后人,子子孙孙都会记得圣人您这位开国之君。”

  极为厌恶不听话之人的皇帝拍着桌子大怒道:“天家事,汝一介草民也敢管之,来人!”

  正逢代理尚书职务的夏官侍郎李昭德候于殿外,李昭德匆匆入殿,“陛下。”

  “带下去,杖责。”

  李昭德瞧了一眼伏地死谏的人,“喏。”旋即朝殿外挥了挥手。

  “陛下!”被禁卫抓着胳膊与肩膀往殿外拖走的人大喊道,“今天下是武氏之天下,若传李氏,武氏宗亲恐将不保,灭人者,岂会不防于人而令人有卷土重来之机,此兵家之大忌。”

  李昭德听后,又恐皇帝动摇改立皇储,连忙催促道:“聒噪的东西,还不快带走。”

  王庆之的话让这位已年近七十的皇帝开始心生动摇,李昭德担心的端着笏板走上前,“陛下。”

  女皇撑着额头连声叹气,“武氏天下,岂可再易李氏。”

  李昭德隐约听到后皱起眉头,大着胆子进言道:“陛下,今之天下为陛下之天下,然

第 100 章 改立皇储[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