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2 帝国之殇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332 帝国之殇 (二合一)[2/3页]

  着明军力量,让脱脱不花明白亲征军并不是败局已定,鹿死谁手未可知。

  真要是把明军给逼急了,鱼死网破之下完全可以给予蒙古人极大的杀伤。相比较仅仅只有数百万的蒙古人,明国人口千千万万,对方承担不起同归于尽的伤亡。

  听闻英国公这话,脱脱不花没有了之前的张狂,脸上流露出一种将信将疑的神情。

  这并不是说蒙古人傻,随便说说就能轻易上当。恰恰是明朝开国七十余年的不断北伐,让他们骨子里面有着一种处于弱者的畏惧,对自己能剿灭明国大军,拿下明朝皇帝没有信心。

  别说是脱脱不花,哪怕雄才大略的太师也先,从始至终制定战略计划,都没有想过能彻底击败明国亲征军。

  这种骨子里的畏惧,直到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获,才彻底的打破。

  并且攻守之势异也,明军开始跟蒙古人野战,出现了一种胆怯。

  “那英国公能开出怎样的筹码?”

  对于明国的羞辱差不多了,再得寸进尺下去,恐怕就如英国公张辅说的那样,对方将鱼死网破。

  到了这一刻,脱脱不花才正式展开“议和”。筆趣庫

  “岱总汗令蒙古大军让出一条前往桑干河的通道,朝廷可以接受每年一次的朝贡,同时开放一处关口进行贸易互市。”

  “至于撤掉大同、宣府之间的烽燧边堡,赔偿蒙古铁器、银钱,锦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大明祖训不赔款,不纳贡!”

  赵宋的靖康之耻,对于后来的汉家王朝造成了极大的警示,同时向异族称臣纳贡,也成为了士大夫跟万民共同抵制的底线。

  后世著名的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朱明自己骨气如此,而是达成了一种天下共识,哪怕皇帝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朱祁镇敢答应这样的条件,等同于挑战朱明坐稳天下的法理根基,哪怕能安安稳稳的回到京师,接下来也将要面对万众声讨的局面。

  听到英国公居然答应贸易互市,脱脱不花心中生出一股暗自狂喜,可他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道:“想要让出一条通道可以,不过贸易互市的关口必须放在辽东!”

  能成为一方首领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傻子。

  脱脱不花之所以会轻易答应也先来明军营地议和,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算盘。

  鞑靼部虽然在辽东获得了地盘跟人口,实力在茁壮增长中,但蒙古对明帝国的朝贡体系跟贸易,依旧在瓦刺部的掌控中,其中差距不是地盘跟人口可以弥补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草原不产铁器,更别说冶铁这种工业技术。鞑靼部想要增强兵马实力,总不可能靠着兽皮做铠甲,用木头做箭头吧?

  瓦刺这些年能称霸蒙古三部,靠的就是跟朝贡跟贿赂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从而获得了明国的盔甲兵器,装备上彻底碾压了其他蒙古两部。

  脱脱不花身为蒙古大汗,不可能甘愿成为一个臣子的傀儡,他需要打造一支属于鞑靼部的精兵,这样才能真正光复成吉思汗的荣耀!

  “可以,但明军出动过程中,必须保证蒙古大军后撤十五里!”

  英国公张辅不在乎贸易互市的关口开在哪里,更不在乎脱脱不花的小算盘。

  相反脱脱不花有野心成为真正的蒙古大汗,这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好事,说不定能彻底引发蒙古人的内乱,复现当年强汉分化匈奴的过程。

  多年的战争经验,让张辅明白取水是一条生路,同样也可能成为一条死路。

  如果蒙古大军抓住这个空隙朝明军发动进攻,没有土木堡的城墙跟阵型防守,广阔的河畔平原是抵挡不住铁蹄的冲锋。

  十五里,就是留给明军列阵防守的时间!

  “英国公爽快,我蒙古儿郎同样豪爽,就十五里!”

  脱脱不花直接就答应了下来,也先的计划中只要明军愿意走出土木堡,十几里地根本就不成问题。

  历史上同样的十五里地,并没有阻挡住蒙古铁骑的杀戮!

  各方盘算之下,议和比想象中要更加快速跟高效。目送着脱脱不花率领着怯薛军离去,英国公张辅立马朝着朱祁镇禀告道:“陛下,取水过程凶险万分,请务必下令各军将领约束部下,保持着战备队形!”

  “朕知道了!”

  朱祁镇很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脱脱不花的羞辱让他此刻憋屈不已,更多是想着在取水之后,如何能让对方追悔莫及。

  “传令下去,全军移营桑干河,保持战备队形!”

  亲征军前往桑干河取水的圣谕,终究还是被下达了,太师也先终于等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时机。

  正统十三年八月十六日,按照议和的约定,明军探子发现包围土木堡的蒙古大军全面撤退,留出了一条通往桑干河的道路。

  这对于已经在烈日炎炎下,炙烤三日无比缺水的明军而言,堪称是一条救命通道。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在面对匈奴留出来的撤退通道,始终没有放弃警惕。汉军“弩皆持满外向”,做好了战斗准备,防止匈奴的突然袭击,不给敌军任何可趁之机。

  以史为鉴,这就是为什么英国公要着重强调战备防守,汉高祖刘邦已经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只是很可惜,明英宗朱祁镇不是汉高祖刘邦,土木堡的十几万大明军,也不是当年白登山的数十万开国汉军。

  刚走出土木堡营地的时候,明军还能保持着基本战备姿态跟队形。但随着行进路程的推移,明军中层军官的无能,加之底层士兵对于水源的渴望,队形已然出现了混乱。

  如果说这个时候亲征军还能保持着一战之力,那么当太师也先出尔反尔,答应撤离的蒙古铁骑折返进攻的时候,崩溃就从朱祁镇的随行人员和役夫群体开始。

  要知道这次朱祁镇亲征,别的准备那是匆匆忙忙,伺候自己的随从人员可不少,单单做饭的厨师史书上记载就高达两千

332 帝国之殇 (二合一)[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