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37章 锦衣卫——沈炼、卢剑星、靳一川(四更求订阅)[2/3页]
亲叫包令仪,曾做过知县。包拯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岁一举考中第一甲进士,授官知县,这在当时是很突出的。
不但可以借此登上政治舞台,而且预示在仕途上有着光明的前景。
当时,包公的父母年事已高,均在家居住,不愿远离家乡。是上任为国尽忠,还是在家为父母尽孝?让包拯进退两难。包拯为了照顾父母,毅然辞去官职,屏居乡里,奉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守丧三年期满之后,已经岁的包拯才正式登上仕途,出仕做官。包拯为了侍奉年迈的双亲,居家长达十年之久,不去做官,真可以说是“至孝”。
而这嫂娘的故事也不是完全虚构。
其实也确实发生在包拯的家中。
包拯有子二人:长子名繶,英年早逝,其妻崔氏,誓不改嫁。
次子名绶,是包拯家中陪嫁的丫头所生。
包拯逝世时,包绶才岁,由长嫂崔氏照管。包拯一生居官清廉,没有给家里留下多少遗产,崔氏也是清贫度日,一直把包绶抚养成人,包绶也便对其嫂崔氏“以母礼事之”。这就是长嫂如母故事的原形。
宋代以后有关包公的戏剧、小说中,都说包公称其嫂为“嫂娘”,这完全是将包绶之事移花接木安在了包拯头上。崔氏后来受到朝廷的表彰,因为她的事迹当时就很有影响。朝廷写了封赠送她为永嘉郡君的一个制书。
这个制书是由大文豪——苏轼起草的。同时还封表门楣,就是为家乡建了一个节妇台,还给她写了传记。
······
第337章 锦衣卫——沈炼、卢剑星、靳一川(四更求订阅)[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