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自陛下登基以来,扫女真,清倭寇,功震寰宇,当开恩科,纳天下贤良  大明之少年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54章 自陛下登基以来,扫女真,清倭寇,功震寰宇,当开恩科,纳天下贤良[2/3页]

  >

  高仪归列之后,再也没有官员上奏折,退朝。

  科举考试是国家选才任能的制度,也是寒门学子登上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如张居正,他便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之路,一路平步青云。

  哪怕是生于高门大户,若是没有真才实学,不会文章,也没有办法通过科举考试,做不了官。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

  当然,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可以开恩科,乡试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主考官由皇上亲自任命,皆是朝廷命官,德高望重者担任。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根据成绩高低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其次为三甲,同进士出身。科举考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每次有六千多举人参加,只取三百名进士。

  ……

  朱翊钧扫平了边关之患后,大明帝国走上正轨,无数的士子早已经摩拳擦掌,若是能高中进士,入朝为官,便能一展胸中报复了。xъΙQǐkU.com

  早朝结束之后,众多朝臣往外走,朱翊钧让太监把礼部尚书高仪、工部尚书海瑞、内阁首辅高拱、内阁次辅张居正,兵部尚书杨博喊住,命他们

第54章 自陛下登基以来,扫女真,清倭寇,功震寰宇,当开恩科,纳天下贤良[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