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52章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3/3页]
能还可以就近派兵过去征服,但再远一点的,就没法派兵了。wwω.xЪiqíΚù.com
虽然郑和开始的时候确实说服了不少势力愿意向大明称臣纳贡,保持商业往来,但是又没有驻兵留守,大明的商队一走,天高皇帝远,他们哪里还认你作宗主国?
很显然这个面子工程不好做,不能像在陆地上那样靠军事维持藩属关系,所以就只能用经济利益引诱了。
这意味着原本设想的“等价交换”的贸易规则,变成了“朝贡经济”。即进行贸易的同时,大明需要“赏赐”给当地势力财物,来换取他们的忠诚——至少需要保持名义上“朝贡”关系。
慢慢的这种被官方垄断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由朝贡经济慢慢变成赔本买卖。
不过中途有一个时间演变的过程,所以郑和下西洋有七次。
而在这个过程中,还生出了其他问题,那就是海盗问题。
开始的时候,如朱祁镇所想的一般,郑和会顺手剿灭沿途的海盗组织,比如大海盗陈祖义。
按理说官方逐渐垄断,加上不遗余力地打击海盗,海盗数量会锐减才合理。
但因为官方垄断了海上丝绸之路,意味着民间原先那批商人以及背后的官员们,利益极大的受损,反而怨恨起朝廷这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最关键是,由于垄断,海贸走私行为变频繁了,走私的船队对海盗来说是巨大的肥肉。
破产的商人们有些直接化身为海盗,他们背后的明官员也会暗中支持,这样导致沿海一带海盗猖獗起来,海盗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越来越多。
沿海的治安成本,成倍的增加。
朝贡经济赚得越来越少,甚至为了天朝上国的面子,开始赔钱了,海防支出又是一个大窟窿,海禁开始实施起来了。
朱祁镇知道,这个时候,海禁时间尚短,问题还没全方位的暴露。
但是海禁之后,民间走私行为会更加频繁,然后倭寇会眼馋,与前面的几股势力搅在一起,演变成沿海的倭寇问题。
到最后,朝廷还要对沿海大规模的用兵。
实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倭寇问题变严重,又进一步坚定了朝廷对海禁决心。
朱祁镇认为,这是很好解决的问题。
一,放下天朝上国的面子。
二,朝廷不搞垄断,给民间商船生存发展的空间,朝廷收收税就行。两者本就不是冲突的对立方,海上贸易这么一大块蛋糕,足够分的。
三,发展海军力量,维护海上治安。
朱祁镇把自己的想法与三位朝臣提出后,经过商讨,考虑到户部尚书王佐背上的大锅有点沉重,最终由柴奇正这个原市舶司的司官来上奏。
开放海禁!重启海上丝绸之路!
第52章 重启海上丝绸之路[3/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